是福?是禍?—— 塑膠的發現、發明與分類
圖片來源:回收大百科 |
現代人的生活幾乎不可一日無塑膠——塑膠袋、塑膠製品、塑膠玩具、塑膠餐具......等等,塑膠已經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每一個角落。自從塑膠被發現、發明以來,人類文明史已走上一條不歸路,無法回頭。
塑膠是怎麼來的呢?
塑膠雖是人造材料,但是,大自然中早已存在這樣的物質。塑膠的發現首先要先從橡膠說起。
16、17世紀的歐洲人在南美洲發現當地孩子們時常玩一種球,就好比今天的足球,材質有些軟Q,觸碰地面後還會彈起來——原來南美洲原住民很早以前就知道在橡膠樹幹上刻一道小縫來收集樹汁,那些白色的樹汁凝固之後形成富有彈性的橡膠。橡膠與我們今天常用的塑膠類似,都是一種聚合物。
19世紀,法國人發現橡膠與硫一起加熱會成為像水一樣流動的液態,塑形、冷卻、凝固後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形狀——人類史上第一個輪胎就是這樣發明出來的。車輛最早使用的是無胎車輪,乘客坐在車裡非常顛簸,橡膠輪胎問世後大幅改善乘坐體驗。
可是,橡膠的產量非常有限。橡膠樹需要特定的生長環境,而且萃取過樹汁的橡膠樹因為有「傷口」,必須休息一段時間後才能再度進行採集。人們於是開始研究如何以人工方法大規模製造類似橡膠的材質。
1907年的今天,2月5日,比利時化學家利奧‧貝克蘭改進樹脂合成生產技術,發明所謂的「電木」——一種廉價、不易燃的多功能塑料,被稱為「現代塑料工業之父」。
從此,塑膠得以大規模合成製造,成為一種用途廣泛卻非常便宜、可大幅度降低商品製造成本的材料。後來人們發現塑膠可以經由石油大量製造,各種石化工業應運而生。
塑膠確實有許多優點,方便、輕盈且耐用。透過改變其化學結構,或加入不同的成分,從而合成出帶有不同特性的塑膠。人們對塑膠的喜愛一發不可收拾。
塑膠可以粗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成品製造好後,即使加熱融化再塑形,它們分子結構不會產生改變——這類型的塑膠可以回收再利用。然而,絕大多數的塑膠材質冷卻固化後,分子結構即改變——這類型的塑膠,如保麗龍,無法回收重新利用。
更糟糕的是,這些無法被回收再利用的塑膠還無法被分解,千古不化——於是塑膠廢棄物越堆越多,隨著下水道、河川排入海洋,造成生態浩劫。
一隻黑背信天翁遺骸:胃部塞滿誤吞的「海洋垃圾」塑料漂浮物 By Chris Jordan (via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Headquarters) / CC BY 2.0 公有領域 |
有人發現從關島到夏威夷海面上漂浮著整片「海洋垃圾」,海中生物與海鳥經常誤食,這些無法被分解的廢棄塑料將牠們的胃塞滿,許多生物就這麼痛苦飢餓地活活脹死。
塑膠,作為人類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卻也帶來惡果。對商家來說,由於塑膠太便宜,回收成本甚至還遠高於新造的成本。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呼籲人們「回收、回收、再回收」,盡可能少用塑膠——
讓我們一起為地球盡份心力吧!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