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國郵票上的溥儀肖像 Scanned January 2006 By Stan Shebs, own work, public domain . 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是清朝。清朝開國之初是很強盛的,但自清朝中葉以後,西方國家繼蒸汽機發明之後,紛紛開始工業革命,步入現代化時代,於工藝與思想上突飛猛進。 相較之下,守舊的清朝止步不前,絲毫沒有進步,於是國力漸漸衰弱。 20 世紀初,清朝已經苟延殘喘 —— 直至最後一代皇帝溥儀的時候,整個國家搖搖欲墜,就像一座隨時 會倒塌的高樓。 溥儀登基時才 2 歲 —— 這樣一個今天幼稚園小班年紀的小朋友,光是要他穿著朝服、乖乖在紫禁城大殿的龍座上坐幾個小時都不可能了,更別說要治理國家大事 —— 他是傀儡皇帝。 後來,孫中山先後一共發起十次革命來推翻清朝,均以失敗告終。 1911 年 10 月 10 日,第 11 次的「武昌起義」終於成功,各省響應。於是, 1912 年的今天, 2 月 12 日,就在他 6 歲生日之後沒幾天,溥儀的媽媽裕隆太后以清朝攝政皇太后的身份,代替他下達退位詔書,正式結束清朝長達 268 年的統治 —— 這是溥儀第一次登基與退位。 溥儀退位之後,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頒布《清室優待條件》,準許溥儀繼續居住在紫禁城內,保有大清帝國的名號並且准許使用皇帝頭銜,生活照舊 —— 但僅限於紫禁城中。對一個孩子來說,生活無憂無慮、不愁吃穿,就是有如籠中鳥失去自由。 1917 年 7 月 1 日,以北洋軍閥張勳為首,發動政變,擁立溥儀登基,宣布大清帝國復辟。此次復辟行動在各界輿論打壓之下,為期僅 12 天即落幕。那時溥儀 11 、 12 歲,或許此時的他對於時局情勢以及各派軍閥割據並不感興趣,只是為能夠飛出紫禁城這個牢籠感到雀躍。 這是溥儀第二次登基與退位,他仍然是一枚身不由己的棋子。 1924 年 11 月 5 日,北洋軍閥馮玉祥率領軍隊佔領紫禁城,脅迫溥儀簽署聲明,宣布放棄帝號並離開紫禁城。溥儀在日本大使館的幫助之下,逃離國民軍的監視,居住在天津日本租界。 時間來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 1931 年年末,日軍很快就佔領東北,進入北京與天津。日方打算成立一個傀儡政府,表面上看起來是以中國人的名義來統治中國人以減少反對聲浪,而溥儀正是最佳人選。 1932 年,「滿洲國」成立,溥儀出任滿洲國執政; 1934 年 3 月 1 日,登